美丽中国行 hi,最近想去哪

北京市 天津市 河北省 山西省 内蒙古 辽宁省 吉林省 黑龙江 上海市 江苏省 浙江省 安徽省 福建省 江西省 山东省 河南省 湖北省 湖南省 广东省 广西省 海南省 重庆市 四川省 贵州省 云南省 西 藏 陕西省 甘肃省 青海省 宁 夏 新 疆 台湾省 香 港 澳 门
站内搜索:

著名摄影家、摄影记者刘宇先生新书《我怕将来会忘记——武汉抗疫手记》出版



刘宇简历

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至新华社摄影部工作。先后任新华社总社、伦敦分社和华盛顿分社摄影记者,摄影部中央新闻采访室副主任、社会新闻采访室主任、国际照片编辑室主任、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工业摄协副主席。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纪实摄影委员会委员、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理事长。

刘宇的作品曾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华赛”金奖、“国展”金奖等。并获得新华社首届十佳国际记者、中国十佳青年摄影记者等称号。刘宇还担任众多展览的策展人和摄影大展的评委。



迟到的感谢

前些日子,西安摄影家吴为问我是否愿意在他们的平台上推介一下《我怕将来会忘记——武汉抗疫手记》,我有点踌躇。主要觉得这本小书是去年在香港三联出版的,当时也没做什么宣传,现在时过境迁,更不想炒冷饭。有些事做完就放下了,至于关注、反响之类的,并不太在意。

之后,恰好本书责任编辑李斌来北京出差,尽管我们在微信上无数次沟通,但见面还是第一次。虽然过去了一年多,他谈起书中的人物仍然如数家珍。当你认真做一件事时,自然希望合作者也是认真的;很幸运,我遇到一个同样认真的编辑。和李斌的聊天,让我想起很多在这本书的创作和出版过程中帮助过我的人,尽管我私下一一向他们表示过谢意,但是写篇小文郑重道谢,一直想做却没做。我想,不如就利用吴为提供的机会,完成一个未了的心愿。

面对一场百年不遇的疫情,身处世界目光的焦点武汉,记录是媒体人的本能,而记录的手段各有不同。我这么多年来都是和照片打交道,尽管人们常说“一图胜千言”,但是静态的照片总感觉无法完整传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视频是一种很有力的叙述手段,但未必适合我。最后,还是决定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我的武汉故事。这样做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在赴武汉前一直在编辑自己的图文书。这个工作进行得异常艰难,尽管照片会帮着你回忆,但是那些细节、味道、气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模糊,再也找不回来了。当记者,错过的肯定比遇到的多,与其在错过之后追悔,不如在遇到时及时记下来。所以,我在每一篇文图的后面都附了一句话:“如果不记下来,我怕将来会忘记”。

我没想到图文陆续发出以后,得到那么多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的关注和鼓励,其中就包括两位出版人,一位是作家出版社的编辑姬小琴,另一位是香港联合出版集团的董事长傅伟中。姬小琴以她的职业敏感,在疫情暴发不久,就产生了以此为选题策划一本图书的想法。中间我们通过微信有了许多次不限于出版本身的交流,后来她选择以不同人物的视角,讲述在武汉的生命体验,收录在《人间光亮——武汉生命记忆》中,其中选用了我的部分文章和照片。直到我收到寄来的样书,都没有见过她本人,但我们似乎认识了好多年。

而傅伟中先生则是我在延安参加“四个一批人才”研修班时相识的,不过加了微信后并没有更多交集。后来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当初的想法:“疫情期间,处在香港的我每天关注武汉的信息,浏览刘宇在武汉现场上传的文字和照片,他的画面细腻感人,文字真实质朴,可谓哀而不伤,充满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反映了平凡中国人在大灾大难面前互助的光辉,也折射出举全国之力万众一心、紧急驰援武汉抗疫的真实状况,每每激起了我强烈的同理共情。我当时想,一定要出版这部书,让海外的读者了解疫情之下我们伟大的国家和可敬可爱的人民。”

傅伟中联系上我,提出把手记编撰成书的建议。那时我大概只写了十来篇文章,距离一本书的体量还差得远。而我不知道会在武汉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是不是有足够的素材可以支撑我写下去。我与傅总说,我能做的是坚持记录,至于是否满足出版的要求,待结束武汉之行时,由出版社来评估吧。

事实上,我并没有遇到题材枯竭的情况。当时身在武汉的每一个人,谁没有一段铭心刻骨的经历呢?如果不是在那种特殊的情形下,我很可能会与他们擦肩而过。他们让我明白,走进另一个人的内心并没有那么难,只需要从一句真诚的问好开始。当快乐着彼此的快乐、悲伤着彼此的悲伤的时候,人和人之间真的只有一颗心的距离。我只需要把他们带给我的感动,平实地记录下来,传达给更多的人。文字也好,摄影也罢,终归只是一种工具,力量都来自于生活,因为它们和生活贴得如此之近。

在武汉工作了66天之后,我积累了6万多字、260多张照片组成的26篇手记。傅总指定总编辑周建华、责任编辑李斌与我对接,书稿进入编辑环节。理念的一致让我们的沟通非常顺畅。我接受了他们的一些专业意见,而我的想法也几乎全部被采纳了。我们也共同决定将出版所得收益和版税委托香港三联书店全数捐赠。

利用14天隔离时间,我基本完成了梳理工作。之后编辑建议邀请一些专家撰写序言和寄语。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协会管理处的柯洪坤处长。自从中国摄协小分队到了武汉,她几乎没有一天不在关注我们的行踪。我每发一篇手记,她都会与我交流感想,不管多晚。她与很多文艺大家是朋友,主动揽下邀请五位文艺家协会的主席为我撰写寄语。除了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我与其它协会的主席都不熟悉,根本不敢奢望不同领域的文艺大家肯为一个摄影师的小册子动笔。没想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当然还有李舸主席,都慨然应允,而且全部亲笔手书,这让我非常感动。

为此事,濮存昕老师特意给他的朋友李舸打了电话,了解我们在前方工作的情况,之后为我写了长长的文字。柯洪坤后来和我反馈说,濮老师特别认真,亲笔修改抄写了几遍。其中有一段话:“我这个演员羞愧啊,疫情面前无能为力,只有真诚地为刘宇这样的抗疫英雄鼓掌喝彩,为这本书的出版祝贺!有这本书,历史谁也不会忘记。”小柯和濮老师商量,是不是没必要写上“羞愧”,但是濮老师坚持保留。这倒让我“羞愧”了,我只是尽了一点本分,当然配不上“抗疫英雄”的称号。而濮老师自疫情发生以后,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为一线援鄂白衣天使加油鼓劲,感动了无数人,真正是无愧于“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我之后在参加爱奇艺举办的一个抗疫主题节目时,遇到濮老师。当我向他表示感谢时,他轻描淡写地说,千万别客气,咱们认识了,就是朋友了。

关于序言,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杨浪先生。我不知道怎么描述他的身份,除了媒体人、评论家、文化学者之外,其它如摄影、音乐、朗诵、主持等等,对他来说也许算业余爱好,而在我看来都足够专业。他几乎每天撰写一篇“杨浪观察”,且不说洞察的敏锐,文笔的老辣,单单涉及领域之广和发文频率之高就让我叹服不已。在他每天关注的大量信息中,自然没有过滤掉我们小分队的行动。他曾评论:“平静的影像中那辗转辛酸的述说——纪实摄影的关注主体是‘人’这是不必论述的。对人的关注如何统一在光影与文字的流淌中,其实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站在人民一边’、‘关心民间疾苦’,这些话在刘宇这里就是行走的目的,敏锐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或许还有不经意的按动快门。如果有“大片”的话,就在那似水流年的惊心动魄中。”这样的评论,总能让我在本能的记录之外,引起更多的思考。

杨浪老师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他是快手,很快交给我“我也想对刘宇说”一文,他的许多观点,不但对我个人,我相信对从事纪实摄影的人都会具有启发性。后来,他又以“娓娓道来敲出一行“史诗”“为题,将此文发表在《中国摄影报》上。我本想以此为序,而杨浪老师谦虚地坚持作为“跋”放在了书稿的后面。

最后要感谢是铁凝主席。在去年底的中国摄影艺术节上举办了“见证·造像——抗击疫情影像展览”,我的手记以截图的方式展出。参观展览的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现场问我,你的手记出版了吗?在我做了肯定的答复后她又问,这本书在网上是否可以买到?我说,不用买了,我寄给您一本。没想到的是,在寄出书稿不久,我收到了铁凝主席新出版的散文集《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她在扉页上题字:“刘宇先生闲读。谢谢您的赠书。难忘二0二0年的一切!铁凝2021.1.8”

的确,2020年是难忘的,对我而言,尤其如此。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最要感谢的是那些在偶然的情况下进入我的镜头和文字中的普通人,在疫情这面镜子下,他们身上闪现出的人性光辉让我难以忘怀。一年多以前,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不会想到疫情波及的范围如此之广,持续的时间如此之长。回过头来看,我们应该永不忘记那一场以生命为代价的武汉保卫战,感恩仁心大爱的白衣天使,感恩守护自己也是在守护你我的武汉人民。

刘宇2021年10月1日


铁凝主席在赠书上的题字


 五个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寄语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寄语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寄语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寄语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的寄语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寄语


我也想对你说(跋)

 

这年头,一部文字要看两遍的八成是校对,要么是情书。可刘宇的这部文字,我至少看了两遍,一遍是刚发出的时候,一遍是这里他自己的编定稿,还有“半遍”是决定了要写点什么,在看完成稿之前的“间苗”。

写点什么?一瞬间倒有些愣住了——本来是倚马走笔信口拈来的——他们刚到武汉一周,发出第一批作品的时候,我就跟贴说:

在疫区为每一位医护人员拍摄肖像是一项“不可思议的”工程。

摄影中肖像的商业属性还是纪实属性,视频与摄影的关系,影像与文字的关系,拍摄与采访的关系……这里其实已经涉及到当代摄影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

这组视频的编辑说:“大片又如何?开始我还觉得他们过去只是给医护人员拍肖像是否特别有必要,现在觉得,这个行动太厉害了。”此时此刻所说所想,以及在镜头前所有的展现,是特别时期特别环境下的独特的一面。值得记录!

3月1日,刘宇写了《三个女孩的故事》,我在激动之余顺手以《平静的影像中那辗转辛酸的述说》为题评价说:

纪实摄影的关注主体是“人”这是不必论述的。

对人的关注如何统一在光影与文字的流淌中,其实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

 “站在人民一边”,“关心民间疾苦”,这些话在这里就是行走的目的,敏锐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或许还有不经意的按动快门。

 如果有“大片”的话,就在那似水流年的惊心动魄中。

上述议论牵涉到纪实摄影的基本立场、“纪实“的方式还有武汉之行的摄影史价值。这都是值得专门进行讨论的普遍意义。

只是我读文章的时候,总是面对着刘宇,是他在对我娓娓道来,我看得到在哪里是他在寻觅,寻找“语言”;哪里是他在动情,每每引得我老泪盈眶;哪里心惊肉跳又柳暗花明,比如铁路上的那个“黑衣人”;哪里又是普通人之间的相濡以沫,包括唱歌老朱的真心话,接了熊大姐后家里的那顿饭,还有流浪猫们的命运和归宿。

在讲述故事的时候,生活在汨汨地流淌。当需要读到场景的时候,影像便浮现出来,加速催动我们的呼吸与泪腺。

我读到文章后陕西石宝秀谝说:“为啥精彩?其实没啥,那就是把平常心端直掏出来,把人的真性情袒露出来。还要忘掉附加的功利和莫名的欲念,自己白日做梦的神马浮云。”

激动和激情是创作画板上的底色,不可想象在“冷漠”状态下的文字可以感染读者。但是记录生活的笔触是否能撇去在特定情境下很容易生发的浮躁和虚妄,从骨子里去平和平实平视,这倒真是创作者的历练和心性。这时候你要漠视的是那些“伟大感和崇高感”,是那种“圣徒献身式的悲剧感”,是对“唯一瞬间”和“史诗般大片”的追求;是与“什么什么罪恶斗争”的使命;是“北京记者或者著名摄影家”的优越;是舞台中央被历史光环照耀的位置感……

好在,我们碰到了刘宇。他知道真实的力量:在巨大灾难中的每一块真实的碎片都具有折射命运的意义。其实不需要你咋咋呼呼地去捡拾它。

这就是临归的那个深夜里李舸对刘宇谈到的:

“怎么理解摄影?所谓的技术技巧、方式方法都只是手段,我们的目的绝不是为了拍摄而拍摄、更不能为了出所谓的作品而拍摄。可能有人说你们没出好照片,我觉得根本就不需要厘清什么是好照片,对不对?

还有,作为一个记者、一个摄影人,你是不是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举着手机拿着相机去对着人家拍?还是要谦和、平静的,完全以一种亲人般视角跟人家交流。这还不仅是这次抗击疫情的事,今后任何场合,我们都应该知道自己的位置到底在哪儿。”

如果在读这本图文书中你切实领会到了这一点,已经善善。

再有一层是关于文体的。

以“摄影家“的身份而武汉一线,围绕人的命运故事而为文为影,这是刘宇手段上的优势,因而成为传播中的优势(偏巧他还能唱,本书无法再现那段与护士合唱《只要平凡》的动人,是个真遗憾)。这证明了综合传播能力对于当代纪实摄影师的意义。其实这些年影展和影赛中已经明显有独幅—组照—专题的扩展趋势,还有一位摄影家就是一个大专题的范例。

除了影像体量的延伸和扩展,由影像向文字方向延伸也是逻辑上的必然。从传播效果和记录历史的效率记,完全不必顾忌“影像的纯粹性”,且不说影像具有独立展示意义,在影像内在信息之外引申其外在信息也是摄影“升维”的过程;问题是按快门的有多少敲键盘的能耐。

刘宇的这部文字是生根和围绕在影像之上的,这是这部书耐读而且动人的原因。从文学的角度看,这是一部有图的纪实散文随笔集,并且这图都是作者自己拍摄的。

这些年出版界悄然而起的一大类,就是“非虚构”,非虚构文学不仅是报告文学,还有关涉历史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生态的一批著作。现实纷繁多样,阐释现实的文本必然异彩纷呈,所以在题材内容上跨领域,在表现手段上也在跨界上出新。

这其实给了纪实摄影一个重要启示。传统摄影传播只有三个方式,办展,出影集,在媒体上发表。新媒体出现以后有了第四种方式:依托互联网在移动媒体上“办展”,发表。

刘宇的探索意义在于,从创作的一开始,就是图文并行,两手同操,齐头推进,在新媒体露头传播并且“营销”,在传统出版上落地。这是一个生产条件日益具备的看得清楚的链条,只是在汶川地震和sars的拍摄活动中没有出现一个自觉的“刘宇”。

看这部文字,特别舒适的感觉就是“看着”刘宇絮絮叨叨又那么真诚投入地跟你说话。几欲哽咽中我也总想对作者说:对呀对呀,这就是“历史”呀!

挺好的,就这么像作者一样,随兴地写下我的阅读感受。刘宇,这部书好像是可能传世的,把它印得漂亮点。

 

                  杨浪  (摄影评论家、资深媒体人)



2020年3月10日,李女士随最后一批患者从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出院,她的父母仍住在火神山医院。 刘宇 摄



2020年3月18日,一个女孩从香港街“创造美好生活”雕像前走过。刘宇 摄



2020年3月24日,在武汉火车站,孟世奇与母亲相拥而泣,父亲在一旁向他们喷洒酒精。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的孟世奇封城之前去外地同学家玩,滞留两个多月后终于回到武汉。刘宇摄



2020年3月28日,在汉口港边巷,周子通和妈妈打羽毛球。刘宇摄



2020年3月31日,在湘雅二院援鄂国家医疗队驻地,祝大哥见到护理过他的护士:徐灿(左二)、付敏(左三)、方艳萍(左四)。刘宇摄



2020年4月1日,在武汉市儿童医院,妈妈为来复查的两个月宝宝戴上口罩。

刘宇摄



2020年4月7日,65岁的退伍老兵王国爱早早等在汉口沿江大道边的自家阳台上,当北京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的车队经过时,他敬致军礼。车队驶去很久王老伯才放下手臂哽咽着说,我会永远记住他们。刘宇 摄



2020年4月23日,武汉市民在武大凌波门附近的栈桥游览。刘宇 摄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队医生张美真、护士郝会香

和韦飞(从左至右)刘宇 摄


封面:刘宇先生新书《我怕将来会忘记——武汉抗疫手记》封面、封底书页


购书联系方式:在淘宝或京东搜索书名《我怕将来会忘记》购买



(编辑:吴为)










著名摄影家、摄影记者刘宇先生新书《我怕将来会忘记——武汉抗疫手记》出版

发布时间:2021-10-10 10:47:04



刘宇简历

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后,至新华社摄影部工作。先后任新华社总社、伦敦分社和华盛顿分社摄影记者,摄影部中央新闻采访室副主任、社会新闻采访室主任、国际照片编辑室主任、中国文联摄影艺术中心主任、中国工业摄协副主席。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纪实摄影委员会委员、北京摄影函授学院理事长。

刘宇的作品曾获得中国新闻奖、中国新闻摄影记者“金眼奖”、“华赛”金奖、“国展”金奖等。并获得新华社首届十佳国际记者、中国十佳青年摄影记者等称号。刘宇还担任众多展览的策展人和摄影大展的评委。



迟到的感谢

前些日子,西安摄影家吴为问我是否愿意在他们的平台上推介一下《我怕将来会忘记——武汉抗疫手记》,我有点踌躇。主要觉得这本小书是去年在香港三联出版的,当时也没做什么宣传,现在时过境迁,更不想炒冷饭。有些事做完就放下了,至于关注、反响之类的,并不太在意。

之后,恰好本书责任编辑李斌来北京出差,尽管我们在微信上无数次沟通,但见面还是第一次。虽然过去了一年多,他谈起书中的人物仍然如数家珍。当你认真做一件事时,自然希望合作者也是认真的;很幸运,我遇到一个同样认真的编辑。和李斌的聊天,让我想起很多在这本书的创作和出版过程中帮助过我的人,尽管我私下一一向他们表示过谢意,但是写篇小文郑重道谢,一直想做却没做。我想,不如就利用吴为提供的机会,完成一个未了的心愿。

面对一场百年不遇的疫情,身处世界目光的焦点武汉,记录是媒体人的本能,而记录的手段各有不同。我这么多年来都是和照片打交道,尽管人们常说“一图胜千言”,但是静态的照片总感觉无法完整传达出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视频是一种很有力的叙述手段,但未必适合我。最后,还是决定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我的武汉故事。这样做的另一个原因是,我在赴武汉前一直在编辑自己的图文书。这个工作进行得异常艰难,尽管照片会帮着你回忆,但是那些细节、味道、气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发模糊,再也找不回来了。当记者,错过的肯定比遇到的多,与其在错过之后追悔,不如在遇到时及时记下来。所以,我在每一篇文图的后面都附了一句话:“如果不记下来,我怕将来会忘记”。

我没想到图文陆续发出以后,得到那么多认识或不认识的朋友的关注和鼓励,其中就包括两位出版人,一位是作家出版社的编辑姬小琴,另一位是香港联合出版集团的董事长傅伟中。姬小琴以她的职业敏感,在疫情暴发不久,就产生了以此为选题策划一本图书的想法。中间我们通过微信有了许多次不限于出版本身的交流,后来她选择以不同人物的视角,讲述在武汉的生命体验,收录在《人间光亮——武汉生命记忆》中,其中选用了我的部分文章和照片。直到我收到寄来的样书,都没有见过她本人,但我们似乎认识了好多年。

而傅伟中先生则是我在延安参加“四个一批人才”研修班时相识的,不过加了微信后并没有更多交集。后来他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当初的想法:“疫情期间,处在香港的我每天关注武汉的信息,浏览刘宇在武汉现场上传的文字和照片,他的画面细腻感人,文字真实质朴,可谓哀而不伤,充满强烈的人文关怀和悲悯情怀,反映了平凡中国人在大灾大难面前互助的光辉,也折射出举全国之力万众一心、紧急驰援武汉抗疫的真实状况,每每激起了我强烈的同理共情。我当时想,一定要出版这部书,让海外的读者了解疫情之下我们伟大的国家和可敬可爱的人民。”

傅伟中联系上我,提出把手记编撰成书的建议。那时我大概只写了十来篇文章,距离一本书的体量还差得远。而我不知道会在武汉呆多长时间,也不知道是不是有足够的素材可以支撑我写下去。我与傅总说,我能做的是坚持记录,至于是否满足出版的要求,待结束武汉之行时,由出版社来评估吧。

事实上,我并没有遇到题材枯竭的情况。当时身在武汉的每一个人,谁没有一段铭心刻骨的经历呢?如果不是在那种特殊的情形下,我很可能会与他们擦肩而过。他们让我明白,走进另一个人的内心并没有那么难,只需要从一句真诚的问好开始。当快乐着彼此的快乐、悲伤着彼此的悲伤的时候,人和人之间真的只有一颗心的距离。我只需要把他们带给我的感动,平实地记录下来,传达给更多的人。文字也好,摄影也罢,终归只是一种工具,力量都来自于生活,因为它们和生活贴得如此之近。

在武汉工作了66天之后,我积累了6万多字、260多张照片组成的26篇手记。傅总指定总编辑周建华、责任编辑李斌与我对接,书稿进入编辑环节。理念的一致让我们的沟通非常顺畅。我接受了他们的一些专业意见,而我的想法也几乎全部被采纳了。我们也共同决定将出版所得收益和版税委托香港三联书店全数捐赠。

利用14天隔离时间,我基本完成了梳理工作。之后编辑建议邀请一些专家撰写序言和寄语。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协会管理处的柯洪坤处长。自从中国摄协小分队到了武汉,她几乎没有一天不在关注我们的行踪。我每发一篇手记,她都会与我交流感想,不管多晚。她与很多文艺大家是朋友,主动揽下邀请五位文艺家协会的主席为我撰写寄语。除了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我与其它协会的主席都不熟悉,根本不敢奢望不同领域的文艺大家肯为一个摄影师的小册子动笔。没想到,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当然还有李舸主席,都慨然应允,而且全部亲笔手书,这让我非常感动。

为此事,濮存昕老师特意给他的朋友李舸打了电话,了解我们在前方工作的情况,之后为我写了长长的文字。柯洪坤后来和我反馈说,濮老师特别认真,亲笔修改抄写了几遍。其中有一段话:“我这个演员羞愧啊,疫情面前无能为力,只有真诚地为刘宇这样的抗疫英雄鼓掌喝彩,为这本书的出版祝贺!有这本书,历史谁也不会忘记。”小柯和濮老师商量,是不是没必要写上“羞愧”,但是濮老师坚持保留。这倒让我“羞愧”了,我只是尽了一点本分,当然配不上“抗疫英雄”的称号。而濮老师自疫情发生以后,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为一线援鄂白衣天使加油鼓劲,感动了无数人,真正是无愧于“德艺双馨”的艺术家。我之后在参加爱奇艺举办的一个抗疫主题节目时,遇到濮老师。当我向他表示感谢时,他轻描淡写地说,千万别客气,咱们认识了,就是朋友了。

关于序言,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杨浪先生。我不知道怎么描述他的身份,除了媒体人、评论家、文化学者之外,其它如摄影、音乐、朗诵、主持等等,对他来说也许算业余爱好,而在我看来都足够专业。他几乎每天撰写一篇“杨浪观察”,且不说洞察的敏锐,文笔的老辣,单单涉及领域之广和发文频率之高就让我叹服不已。在他每天关注的大量信息中,自然没有过滤掉我们小分队的行动。他曾评论:“平静的影像中那辗转辛酸的述说——纪实摄影的关注主体是‘人’这是不必论述的。对人的关注如何统一在光影与文字的流淌中,其实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站在人民一边’、‘关心民间疾苦’,这些话在刘宇这里就是行走的目的,敏锐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或许还有不经意的按动快门。如果有“大片”的话,就在那似水流年的惊心动魄中。”这样的评论,总能让我在本能的记录之外,引起更多的思考。

杨浪老师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我的请求。他是快手,很快交给我“我也想对刘宇说”一文,他的许多观点,不但对我个人,我相信对从事纪实摄影的人都会具有启发性。后来,他又以“娓娓道来敲出一行“史诗”“为题,将此文发表在《中国摄影报》上。我本想以此为序,而杨浪老师谦虚地坚持作为“跋”放在了书稿的后面。

最后要感谢是铁凝主席。在去年底的中国摄影艺术节上举办了“见证·造像——抗击疫情影像展览”,我的手记以截图的方式展出。参观展览的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现场问我,你的手记出版了吗?在我做了肯定的答复后她又问,这本书在网上是否可以买到?我说,不用买了,我寄给您一本。没想到的是,在寄出书稿不久,我收到了铁凝主席新出版的散文集《以蓄满泪水的双眼为耳》。她在扉页上题字:“刘宇先生闲读。谢谢您的赠书。难忘二0二0年的一切!铁凝2021.1.8”

的确,2020年是难忘的,对我而言,尤其如此。要感谢的人还有很多,最要感谢的是那些在偶然的情况下进入我的镜头和文字中的普通人,在疫情这面镜子下,他们身上闪现出的人性光辉让我难以忘怀。一年多以前,很多人可能和我一样,不会想到疫情波及的范围如此之广,持续的时间如此之长。回过头来看,我们应该永不忘记那一场以生命为代价的武汉保卫战,感恩仁心大爱的白衣天使,感恩守护自己也是在守护你我的武汉人民。

刘宇2021年10月1日


铁凝主席在赠书上的题字


 五个文艺家协会主席的寄语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寄语





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寄语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寄语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的寄语



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寄语


我也想对你说(跋)

 

这年头,一部文字要看两遍的八成是校对,要么是情书。可刘宇的这部文字,我至少看了两遍,一遍是刚发出的时候,一遍是这里他自己的编定稿,还有“半遍”是决定了要写点什么,在看完成稿之前的“间苗”。

写点什么?一瞬间倒有些愣住了——本来是倚马走笔信口拈来的——他们刚到武汉一周,发出第一批作品的时候,我就跟贴说:

在疫区为每一位医护人员拍摄肖像是一项“不可思议的”工程。

摄影中肖像的商业属性还是纪实属性,视频与摄影的关系,影像与文字的关系,拍摄与采访的关系……这里其实已经涉及到当代摄影发展的一些基本问题。

这组视频的编辑说:“大片又如何?开始我还觉得他们过去只是给医护人员拍肖像是否特别有必要,现在觉得,这个行动太厉害了。”此时此刻所说所想,以及在镜头前所有的展现,是特别时期特别环境下的独特的一面。值得记录!

3月1日,刘宇写了《三个女孩的故事》,我在激动之余顺手以《平静的影像中那辗转辛酸的述说》为题评价说:

纪实摄影的关注主体是“人”这是不必论述的。

对人的关注如何统一在光影与文字的流淌中,其实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实践问题。

 “站在人民一边”,“关心民间疾苦”,这些话在这里就是行走的目的,敏锐的观察,倾心的交谈,或许还有不经意的按动快门。

 如果有“大片”的话,就在那似水流年的惊心动魄中。

上述议论牵涉到纪实摄影的基本立场、“纪实“的方式还有武汉之行的摄影史价值。这都是值得专门进行讨论的普遍意义。

只是我读文章的时候,总是面对着刘宇,是他在对我娓娓道来,我看得到在哪里是他在寻觅,寻找“语言”;哪里是他在动情,每每引得我老泪盈眶;哪里心惊肉跳又柳暗花明,比如铁路上的那个“黑衣人”;哪里又是普通人之间的相濡以沫,包括唱歌老朱的真心话,接了熊大姐后家里的那顿饭,还有流浪猫们的命运和归宿。

在讲述故事的时候,生活在汨汨地流淌。当需要读到场景的时候,影像便浮现出来,加速催动我们的呼吸与泪腺。

我读到文章后陕西石宝秀谝说:“为啥精彩?其实没啥,那就是把平常心端直掏出来,把人的真性情袒露出来。还要忘掉附加的功利和莫名的欲念,自己白日做梦的神马浮云。”

激动和激情是创作画板上的底色,不可想象在“冷漠”状态下的文字可以感染读者。但是记录生活的笔触是否能撇去在特定情境下很容易生发的浮躁和虚妄,从骨子里去平和平实平视,这倒真是创作者的历练和心性。这时候你要漠视的是那些“伟大感和崇高感”,是那种“圣徒献身式的悲剧感”,是对“唯一瞬间”和“史诗般大片”的追求;是与“什么什么罪恶斗争”的使命;是“北京记者或者著名摄影家”的优越;是舞台中央被历史光环照耀的位置感……

好在,我们碰到了刘宇。他知道真实的力量:在巨大灾难中的每一块真实的碎片都具有折射命运的意义。其实不需要你咋咋呼呼地去捡拾它。

这就是临归的那个深夜里李舸对刘宇谈到的:

“怎么理解摄影?所谓的技术技巧、方式方法都只是手段,我们的目的绝不是为了拍摄而拍摄、更不能为了出所谓的作品而拍摄。可能有人说你们没出好照片,我觉得根本就不需要厘清什么是好照片,对不对?

还有,作为一个记者、一个摄影人,你是不是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举着手机拿着相机去对着人家拍?还是要谦和、平静的,完全以一种亲人般视角跟人家交流。这还不仅是这次抗击疫情的事,今后任何场合,我们都应该知道自己的位置到底在哪儿。”

如果在读这本图文书中你切实领会到了这一点,已经善善。

再有一层是关于文体的。

以“摄影家“的身份而武汉一线,围绕人的命运故事而为文为影,这是刘宇手段上的优势,因而成为传播中的优势(偏巧他还能唱,本书无法再现那段与护士合唱《只要平凡》的动人,是个真遗憾)。这证明了综合传播能力对于当代纪实摄影师的意义。其实这些年影展和影赛中已经明显有独幅—组照—专题的扩展趋势,还有一位摄影家就是一个大专题的范例。

除了影像体量的延伸和扩展,由影像向文字方向延伸也是逻辑上的必然。从传播效果和记录历史的效率记,完全不必顾忌“影像的纯粹性”,且不说影像具有独立展示意义,在影像内在信息之外引申其外在信息也是摄影“升维”的过程;问题是按快门的有多少敲键盘的能耐。

刘宇的这部文字是生根和围绕在影像之上的,这是这部书耐读而且动人的原因。从文学的角度看,这是一部有图的纪实散文随笔集,并且这图都是作者自己拍摄的。

这些年出版界悄然而起的一大类,就是“非虚构”,非虚构文学不仅是报告文学,还有关涉历史学、社会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生态的一批著作。现实纷繁多样,阐释现实的文本必然异彩纷呈,所以在题材内容上跨领域,在表现手段上也在跨界上出新。

这其实给了纪实摄影一个重要启示。传统摄影传播只有三个方式,办展,出影集,在媒体上发表。新媒体出现以后有了第四种方式:依托互联网在移动媒体上“办展”,发表。

刘宇的探索意义在于,从创作的一开始,就是图文并行,两手同操,齐头推进,在新媒体露头传播并且“营销”,在传统出版上落地。这是一个生产条件日益具备的看得清楚的链条,只是在汶川地震和sars的拍摄活动中没有出现一个自觉的“刘宇”。

看这部文字,特别舒适的感觉就是“看着”刘宇絮絮叨叨又那么真诚投入地跟你说话。几欲哽咽中我也总想对作者说:对呀对呀,这就是“历史”呀!

挺好的,就这么像作者一样,随兴地写下我的阅读感受。刘宇,这部书好像是可能传世的,把它印得漂亮点。

 

                  杨浪  (摄影评论家、资深媒体人)



2020年3月10日,李女士随最后一批患者从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出院,她的父母仍住在火神山医院。 刘宇 摄



2020年3月18日,一个女孩从香港街“创造美好生活”雕像前走过。刘宇 摄



2020年3月24日,在武汉火车站,孟世奇与母亲相拥而泣,父亲在一旁向他们喷洒酒精。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的孟世奇封城之前去外地同学家玩,滞留两个多月后终于回到武汉。刘宇摄



2020年3月28日,在汉口港边巷,周子通和妈妈打羽毛球。刘宇摄



2020年3月31日,在湘雅二院援鄂国家医疗队驻地,祝大哥见到护理过他的护士:徐灿(左二)、付敏(左三)、方艳萍(左四)。刘宇摄



2020年4月1日,在武汉市儿童医院,妈妈为来复查的两个月宝宝戴上口罩。

刘宇摄



2020年4月7日,65岁的退伍老兵王国爱早早等在汉口沿江大道边的自家阳台上,当北京医院援鄂国家医疗队的车队经过时,他敬致军礼。车队驶去很久王老伯才放下手臂哽咽着说,我会永远记住他们。刘宇 摄



2020年4月23日,武汉市民在武大凌波门附近的栈桥游览。刘宇 摄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队医生张美真、护士郝会香

和韦飞(从左至右)刘宇 摄


封面:刘宇先生新书《我怕将来会忘记——武汉抗疫手记》封面、封底书页


购书联系方式:在淘宝或京东搜索书名《我怕将来会忘记》购买



(编辑:吴为)










评 论
手机:  13359221002
电话:  
联系人:吴为
Q Q:   195303763
地址:  西安高新区高新一路9号富德大厦

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建
记者从安徽省发改委获悉,大别山旅游扶贫快速通道项目历经两年多的建设,目前各项建设...
滁州首部旅游形象宣传片亮
近日,滁州市首部旅游宣传片《滁非绝色》正式对外亮相。据悉,该宣传片以四个具有代表...
《芈月传》热播助长淮南景
近日,正在热播的大型电视连续剧《芈月传》着实让“淮南十景”之一的春申君战国文化园...